http://iamjoneslo.blogspot.com/2008/01/warlords.html
[週末電影院] 投名狀 The Warlords (有雷)

2008年1月20日 | 標籤: | |

投名狀這部電影從預告上看
初步得知是一種圍繞兄弟情的主題電影



三兄弟既然納了投名狀
不能同日生
但求同日死

這三兄弟對應到現實中
其實就是三種不同型態的人

龐青雲好比文權智者
趙二虎好比武勇鬥士
姜午陽好比公理制裁

龐用了大半的時間再打戰
但用的是智力與權謀
是三者中最有大將之風的人

趙二虎總是不循矩
但沒有他不是當初的山字營了
也不會有軍令如山的威信
劇中透過"人無信就是畜生"這句話來呈現這樣的現象

姜則是衷心於內心的法則
一切照章辦事

其實如果沒有這三者取得平衡
應該不可能八百兵力破五千勇士的

蘇州城城主發揮的大愛
著實讓人感動
她身旁的士兵也都是知道城主的意思
與之後所有俘虜被士兵留著眼淚執行射殺軍令有著強烈的對比

為了權與愛
犧牲兄弟

午楊為了兄弟情
謹守投名壯的誓言

可悲的是
到最後
都還是那些為官的旗子罷了

整體而言
場景設計與音效
都做得粉棒
值得一看呢

相關聯結如下:
蒙馬眼的原因
學生做的投名狀MV

3 意見:

  1. 匿名 says:

    其中一些人物個性刻畫淩亂..蘇州頭領.自殺在二虎劍下一段.仔細想一下可笑.自古交戰.斬首使節的事情多了。有這麼傻的頭領. 有意死在使臣刀下的.可能吸了太多x片燒壞腦袋, 也就投名壯裏有.....而趙二虎呢,當賊匪,搶軍糧一段可見其殺人凶捍.殺人不眨眼睛.屠城三天殘害百姓自覺天經地義. 殺人如麻的土匪頭子, 殺降現出婦人之仁. 與敵人大講予腐義氣,哭死過去...導演思維真有意思. 有點不符合常理.不真實.不現實.. 個性刻畫淩亂, 前後矛盾百出, 趙不相信這位大哥,一次又一次反龐,看似尊重的行為卻釋放出嘲諷的意味,不明白什麼是戰爭謀略。兵變 發餉 基本上除了「或者大哥是對的」,從來都不怎覺得他把李當成大哥,或對大哥有半分瞭解及兄弟情, 卻在最後獨自救人, 邏輯混亂, 這個情景是為煽情為了表現主題硬安上的, 行為更不像一個當了十多年匪首的人

  2. lle says:

    【投名狀】趙二虎五十步笑一百步
      
      趙二虎是一身匪氣,什麼都是搶,包括女人是搶回來,殺害押糧小兵, 搶掠民居,姦淫民女,私分軍餉等,.如果龐不念兄弟情,一早正法了他, 二虎容易衝動辦錯事,那個私發軍餉和分裂軍隊都是淩遲的死罪,他活下來都不知道是饒的他。 打劫財政部人民銀行金庫還想人保他?
        
        立投名狀時二虎毫不考慮最爽快地把無辜路人甲幹了(反映他狠快的性格);老三像電玩般把路人乙幹了(反映他無腦性格);老大稍為猶豫說著下次投胎找我報仇把路人丙幹了(反映他不信教條)舒城之戰老二把說降的將二話不說殺了, 俗話說:兩軍交戰,不殺來使!!! 只要是只軍隊,就應該守譴規則...太平軍派出探馬小將前去勸降,算是來使談判,什麼趙二虎卑鄙之級,根本不顧軍事譴規則,趁太平小將無備將其襲殺!!!這樣的軍隊,這樣的肆意踐踏自古的軍事譴則!!! 屠城三天,搶掠民居,姦淫民女,老二後來竟成為偽人道主義代言人,看得有點起雞皮疙瘩
        
        最初立頭名狀不是龐願,也不存在誰騙誰,二虎拿著大箱銀子回家時,龐又騙了誰? 不然二虎一早餓死或被打死在山區,以現代的道德觀去詮釋當時的人命如草芥年代的人,本身就是一種悲哀! 二虎利誘兄弟去打仗又算不算利用兄弟? 二虎擔家包證你一世山區泥上拾雀屎吃的生活
        
        還有頭名狀只是入黑社會的一個冷血儀式,本身就沒有道德觀,兄弟三人納“投名狀”並非是我們看到的燒香祭天那麼簡單,而是殺人結拜:三人各殺一人,從此兄弟的命就是自己的命。說白了,就是他們為了互相取信,一起殺人犯罪,成為栓在一根繩子上的螞蚱。這種極端結義的匪邏輯似乎讓人很難理解,龐不信硬生生的教條頭名狀是對的
      
      在影片的宣傳和導演闡述中,“兄弟情”一直都是作為影片的主旨來表現的,從影片選取姜午陽作為畫外音的敍事者來看,創作者似乎把姜午陽所堅持的“納了 投名狀的兄弟結義不可違逆”作為正面價值觀來弘揚,然而且不論“投名狀”這種殺人結盟的方式本就違背人道,事實上全片最冷血的一幕是二虎毫不留情爽快地將一個苦求不要殺他的無辜陌生的百姓殺掉,苦求不要殺他的無辜陌生的百姓不是兵不是敵人不是詐降將,那不是戰場而是二虎一個土匪的私人刑場!

  3. 匿名 says:

    投名狀一些人物個性刻畫淩亂.. 蘇州長毛首領. 仔細想一下可笑.告知他是故意放進來的、煞有其事的比劃刀劍,撲到水池裏,來個羅曼蒂克死,不明白 可能吸了太多鴉片燒壞腦袋..歷史上蘇州被敵人攻城破城占城,屠十之二三,自殺十之二三,然後是瘟疫流行,蘇城人口去半,占城者何來無辜?蘇州糧倉已空 城內到了人吃人地步,赤腳大仙聽著男旦唱戲,滿嘴裏講著“我的字典裏沒有投降二字”顯得高風亮節,降的態度噯昧鬼詐,降也死不降也死,放兵出來吃糧吃兵 為搶糧而大開殺戮行為,趙二虎刀下多少無辜亡魂應該最瞭解...

    趙二虎把饅頭拋在地上喂豬般招募同黨,除了把臉譜化義字掛在胸口上,不覺得他對兄弟特別有情義. 當賊匪呢,搶軍糧一段可見其殺人凶捍. 漁網一扔,小兵成了俎上魚肉,任另其宰割; 為立一個無謂儀式冷血殺掉無辜百姓 ; 屠城三天殘害百姓奸民女自覺天經地義. 殺人如麻的土匪頭子, 殺降現出婦人之仁. 因老大圍城一年吃糧吃到最後一天不得不死的敵人與其大講予腐義氣, 哭死過去...趙像個老憤青, 滿口仁義道德, 卻妄顧現實, 更恥笑的是婊子要立牌坊, 讓人傻眼 , 不符合常理.不真實..

    個性刻畫淩亂, 前後矛盾百出, 趙不相信這位大哥,一次又一次反龐,更似大忠似偽,處處釋放出嘲諷的意味,釋放出惡毒的眼神. 無視戰爭謀略; 三軍之上,糧草先行;什麼是詐降; 農夫與蛇; 回頭圍城; 後襲突擊. 為一個認識半天的長毛首領而忘記圍城一年快要餓死的同袍為不義, 陷城外大屠場被城內人屠殺的戰場同袍於不義。

    兵變 發餉 陷軍隊/戰爭/百姓于不義. 陷老大于不義, 會被控包庇屬下, 疑擅自封賞者中飽私囊; 陷隊中兄弟于不義, 會被上頭清算, 落個死罪. 老大多番忍讓是守投明狀及顧全大局, 基本上除了片末幾秒鐘說得很勉強 「或者大哥是對的」從來都不怎覺得趙把李當成大哥,或對大哥有半分瞭解及兄弟情, 所有是非就是趙先挑起來, 卻在最後獨自救人, 邏輯混亂, 這個情景是為了表現主題一廂情願硬安上來個廉價大義凜然,管他前後矛盾百出, 行為像不像一個當了十多年黑社會頭子